半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襄州区最美乡村评选开始啦快来为你的家乡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在经历了年起步、年提升的基础上,襄州区把年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年。经过年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中“补短板强弱项”两轮攻坚战役后,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走进襄州,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映入眼帘。

9月9日,由襄州区委宣传部联合区乡村振兴办、区农业农村局共同组织开展“美丽襄州我的家——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全区共有12个村参加,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共6个村,评选结果经相关部门审定后在“襄州区第三届农民丰收节”上宣布,并在下次乡村建设项目拉练中进行加分奖励。

本次投票活动截止时间:9月16日

双沟镇郑张营村

双沟镇郑张营村东望唐河,西临白河,地属“夹河套”。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年以来,郑张营村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环境整治、生态宜居、文化建设等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在环境整治上,郑张营村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村庄环境达到全天候保洁。结合本村优势,打造历史遗迹旅游观光项目,恢复襄州区第一座有文字记载的古桥发源桥遗址原貌;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兴建水上乐园、传统豆腐坊、酱园等,打造旅游亮点,让古老而年轻的郑张营村在传承文化的“精气神”中,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双沟镇胡庄村

双沟镇胡庄村地处唐、白两河交界处。该村以环境整治、培植现代农业、挖掘红色旅游文化为重点。胡庄村围绕农村“三大革命”“三清三建”行动,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村在景中,景中有村”的独特格局,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在李家桥惨案38位同胞遇害处,打造胡庄抗日战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农耕文化特色博览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成立两河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金桃、*蟠桃等5个优质品种亩,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带动了村民致富。

伙牌镇周家村

伙牌镇周家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市“文明村”,“绿满襄州”先进单位。他们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口,统筹村庄道路、村庄绿化、净化、亮化,补齐“两基”短板,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万元对主干道拓宽,方便群众出行。新建公厕3座、农户改厕全部完成。安装太阳能路灯盏,实现了道路两旁、广场等公共区域绿化全覆盖。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场地建设“小三园”米。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宣传队,村民自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享美丽家园成果。在农户房前屋后种植枣树0株;流转耕地70亩发展种植半夏,每亩年纯收益达1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

古驿镇金王村

古驿镇金王村以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为支点,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攻点,带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村配备了10名保洁人员,生活垃圾做到日清运,全天候保洁。村内驿乡文化醒目可见,洁白的民居外墙粉饰一新,小三园内绿草萋萋,鲜花夺目,景观树木葱郁繁茂。该村围绕绿色生态,积极转变产业结构,引进社会资本,种植泉水桔亩,发展种植中草药基地亩,引导农户发展绿色采摘、休闲观光产业,驿乡新景在金王大美呈现。

张家集镇邵棚村

张家集镇邵棚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为村民创造安居乐业、健康幸福的良好环境。以打造槐乡文化为切入口,建设忆槐巷,念槐湖,槐乡文化广场,槐乡民俗馆等设施场所,传承家风,继承祖辈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优良传统。在产业发展上,建设有乡村农家乐、聚丰葡萄种植基地、小龙虾养殖基地、稻蛙养殖基地、油菜种植基地、麒麟西瓜种植基地。是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小康示范村”。

龙王镇闫营村

龙王镇闫营村乘乡村振兴东风,着力加强“两基”建设,提升村民幸福指数。近年来,村里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完成了村庄绿化、路灯亮化、通组入户道路硬化、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闫营村有多亩水果采摘、大棚蔬菜采摘园,有亩优质稻基地,引进金立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鲁花集团合作兴建了高油酸花生产业扶贫基地。村内距今0年的凤凰咀遗址被列入省文化遗址公园,为闫营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

程河镇曹河村

程河镇曹河村投入多万元,对通组公路进行硬化,对村内0米主干道进行扩宽培土、刷黑标线、提档升级,铺设雨污管网米,安装路灯盏;投入万元,在道路两侧种植风景树0余株,铺设绿化带、路沿石,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花香宜人;投资多万元,建设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室,文化广场,安装广场路灯,健身器材。如今的曹河村天蓝水绿,绿树成荫,乡风文明。曹河的“蝶变”让每一个曹河人增强了获得感、责任感、幸福感,这里已成为曹河人的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

朱集镇旺午村

朱集镇旺午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村庄环境得到改善,村风、家风、民风大为转变,呈现一派新气象。旺午村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对村中道路、排水管道、绿化、亮化、净化;对文化墙、群众文化广场、民居门楼、墙体改造等项目进行建设;对村内堰塘、污水沟进行有效治理,建造农耕文化民俗馆,让村民留住乡愁,村口小桥流水人家景观,水清岸绿,风景怡人;引导能人回乡,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打造芦笋、丹参、葡萄、火龙果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龙镇刘岗村

*龙镇刘岗村以*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创收,建设生态宜居幸福新村。刘岗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所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群服务中心、老年日照料活动中心、卫生室、图书室、群众文化广场等服务设施正常开展。村支部结合实际,搭建文化活动载体,培育多元文化活动形式,促进居民整体素质提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村集体成立襄阳润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反季节钢构大棚60多亩,种植火龙果、草莓、西瓜等,以租赁转包的形势,解决村民就近打工增收,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峪山镇金寨村

峪山镇金寨村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抓手,高标准严要求规划建设,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打造示范点形成示范带,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先后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广场、乡村大舞台、廊亭栈道、安装路灯、村庄绿化、小三园小景观打造、旅游公厕、道路硬化刷黑、村庄绿化等工程。利用土地、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藕虾、稻虾养殖,林果产业经济,休闲生态农业,促进乡村观光旅游经济多重发展。

*集镇毛岗村

*集镇毛岗村按照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文化覆盖、田间风光、产业规划三个核心板块融合,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共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毛岗村依托惠然农业家庭农场,流转土地亩建设*金梨基地;流转土地亩,成立华乐丰甲鱼养殖基地;发展优质花生2亩,农业呈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的态势。昔日毛岗脏乱差,如今毛岗人人夸,美丽乡村添风景,毛岗更将美如画。

石桥镇万家坪村

石桥镇万家坪村位于引丹渠旁,绿水环绕,环境优美。年因“南水北调工程”需要,由十堰搬迁于此。他们以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为新起点,结合已有产业、文化、风光的优势,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在产业发展上,万家坪村发挥集体土地资源优势,通过流转余亩土地种植酿酒高粱,与茅台酒厂签订订单的方式,增加农户收入。引进南美对虾养殖,海吉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万元养殖南美对虾亩,年效益达万元。坚实的产业,让移民的日子更富裕,村庄建设的更美丽。

END

来源:栏目中心

编辑:王玉虎
  校对:曾虹璐

责编:张丽
  
  审核:章铁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