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常常不易缓解,尤其感冒后遗留咳嗽,常常让人坐卧不安,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干扰正常睡眠,让人心烦意乱、欲哭无泪,这个时候该中医大展身手了。
咳嗽第一方当属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加减应用得当,可以让中医大放异彩,甚至超越激素雾化疗法。有图为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治咳嗽百药不效者,小柴胡汤加减,这是陈修园的经验,可以起到畅通三焦气机的作用,曾用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咳嗽患者,缓解后,原方反复购买80余剂,发给自觉亲朋好友,大都效果满意。当然,最好找中医大夫查色按脉后比较安全。
小柴胡汤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柴胡半斤(24g)*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半夏半升,洗(9g)甘草三两,炙(6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再就是凉燥方杏苏散了,《温病条辨》卷1:“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苦桔梗、枳壳、橘皮、甘草、生姜、大枣。由于天气干燥,加之室内暖气、空调的广泛应用,多存在室内温燥,室外凉燥,所以,经常杏苏散合桑杏汤加减,对于小儿及成人舌苔薄,又无明显其它症状的咳嗽,效果明显。曾有同事,因小孩咳嗽口服西药加雾化,5天咳嗽仍然明显,焦头烂额,别的同事推荐来中医科,3剂明显缓解,再稍巩固而愈,逢人便夸中药治疗咳嗽效果好。
这是最常用的几首方子,其它二陈汤、清气化痰丸、三仁汤、真武汤及都气丸也偶有应用。总之,总体而言,咳嗽选用中医治疗,基本能达到理想效果。
王杰,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熟练掌握伤寒论六经辨证,方证辨证,重视李东垣脾胃理论、善用扶阳理论治疗疑难杂病,跟随*金昶教授系统学习针药治疗肿瘤理论并实践,另外对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咳嗽、支气管炎,消化系统:胃痛、胃胀、腹痛、腹泻,男科前列腺疾病:泌尿系感染、阳痿、早泄,神经内科:头痛、头晕、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面瘫,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甲状腺肿块、乳腺肿块,皮肤科: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小儿咳嗽、腹泻,肿瘤并发症等有深入研究。尤其对感冒后咳嗽,急性腰扭伤,过敏性鼻炎,打鼾,妇女尿失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急性扁桃体炎一次治愈率达90%以上。
年潍坊市中医药竞赛三等奖,医院十佳医师,年高密市中医药竞赛一等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